與主一起度過的韓國兒童節
南韓的兒童節(韓語:어린이날)開始於朝鮮日治時期的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定在每年的5月5日,和日本的兒童日日期相同。在韓國製定為公眾假日。家長們通常會先準備孩子最想要的禮物之後在這一天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其他遊樂設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假日(from wiki)
延伸閱讀:聖經動畫彼得與耶穌的相遇
主日學時間及韓國兒童節慶祝活動
我們在星期天會很努力地至少在七點半前起床,
禱告、梳洗後,開始打理孩子。
因為主日時間是跟主見面的時間,
我們也喜歡把孩子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主日禮拜後教會有舉辦慶祝韓國兒童節的活動。
因為星期六的晚上,
孩子們不小心午覺睡到了下午4點,
產生的後果是,到了晚上11點快12點才肯就睡。
隔天星期天孩子到了8點多就被挖起來了,
當下也在擔心2歲的老二,
不曉得如何度過主日學時間。
還好,在爸媽的陪伴下,
第一階段主日學的時間,
他們乖乖地上完課,
願意跟主日學老師有些互動。
第二階段兒童勞作時間,
老大很開心地做著他最喜歡的勞作,
老二因為想睡覺的關係,
已經開始有些情緒浮躁。
在上完課後,
我帶著兩個孩子去找爸爸時,
老二馬上要求要喝牛奶
(那其實是中午的候要喝的)
但不敵老二的哭哭鬧鬧,
為了維護秩序,
只得給他喝了牛奶。
結果到了中午時間,
老大開心地吃著我們預備好的牛奶、餅乾時,
老二眼巴巴地望著老大,鬧著要喝牛奶。
老實說,我已經快到極限。
於是跟老大商量後,老大願意給老二一半的牛奶。
但老二拿到牛奶後,很兇狠地吸吮。
我再奪過來時,牛奶已經快喝完了。
這下換老大開始情緒不穩。
我們只得再買些好喝的養樂多回來做完補償。
在孩子們情緒失控的當下,
如果沒有另一半的支持,
老實說,會讓人想要逃離現場,
為的是不要造成現場活動的甘擾。
還好我們堅持下來了,
留下來參加與主一起的兒童節。
—
對主告白的小故事
在喝到好喝飲料以及教會姐姐們請吃的涼麵後,
孩子們開始跟其它同儕們一起進行兒童節的闖關,
包括分辨的智慧、
跳格子及釣魚、
月明洞拼圖遊戲及救援生命四大關卡後,
終於可以領取獎品
(感謝教會同工辛苦籌劃這麼棒的活動)。
聰明的老大知道是選獎品是用抽籤的方式後,
馬上問我:「如果抽到的獎品不是自己喜歡的,怎麼辦?」
我:「那就跟別人換啊。」
(我心裡盤算,如果真的不喜歡就跟弟弟換)
但沒想到,就這麼巧,10幾個大孩子的玩具,
老大抽到一個不喜歡的遊戲盒。
變了臉拒絕這個玩具。
我們理解他的內心,也耐心地跟她對話:
「我們知道你不喜歡這個玩具。先收著,回家再買你喜歡的玩具,好嗎?」
老大可能因為累了,情緒控制不好。
完全無法接受這個選項。
老二拿到他的玩具,
是一個小鐵盒裡裝著串木頭造型積木,
不跟老大換。
我們便帶著老大出去談判。
在我們準備帶著哭哭鬧鬧的老大及體力已透支的老二,
準備回家時
教會的牧師看到這一幕,
跟我說:「有多的玩具, 怎麼不換呢?」
於是他帶我去換了一個老大可以玩的禮物。
回到家後,我們跟老大講說這件事情:
「原本抽到不喜歡的玩具,
但因為主很愛你的關係,
所以透過牧師幫你換了個玩具。」
他立馬很感動真心地告白:
「媽媽,我真的好感謝主耶穌啊。
原本拿到不喜歡的玩具,
後來可以換到喜歡的玩具。
真的很感謝主耶穌。」
直到睡前,他都不斷地跟我說這句話。
—
有時候,看似是逆境,
卻成為我們跟主之間愛的故事。
所以要不斷地跟主告白、對話。